三百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曾在云南考察一年零九个月,腾越(腾冲)是徐霞客“万里遐征”所游的最西之地,是他平生游历中经历最危险的地方,也是他晚年最后考察的地区之一。2018年“寻踪徐霞客 大美彩云南”——媒体重走霞客路宣传推介云南旅游文化活动腾冲站,媒体团沿着徐霞客的足迹,深入“徐霞客游线标志地”,了解腾冲大健康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现状,感受腾冲全域旅游发展融入徐霞客文化元素的新气象。
文旅融合:依托“徐霞客”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腾冲历史悠久,边地文化、中原文化、外来文化、商贸文化、抗战文化交融汇集。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于1639年到腾越(腾冲)旅游考察,共39天,行程约800里,写下约三万字的游记。
沿着徐霞客的步伐,媒体团走进了位于腾冲明光镇中塘社区的石房洞山,石房洞山距腾冲城58公里,当地人称之为三尖山。山上有四洞,由南至东北分别为蝙蝠洞、仙人洞、粮箩洞、豹子洞。四洞中,豹子洞较浅,其他三洞则深不可测。
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四月二十七日中午攀崖寻访山上的溶洞,上山攀岩时,经历了他平生旅历中最危险的时刻,这里成了他差点丧命的历险之地。他写道“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他的三十文钱还丢失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