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环球记者从文山州麻栗坡县委宣传部据悉 当云南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三个一批”集中调研采访组驱车进入热浪滚滚的麻栗坡县天保口岸时,感受着这里的边关风情。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与越南接壤的天保口岸在发展边贸、助力边民脱贫中的魅力正在日益凸显。
“天保口岸与越南清水河口岸相邻,是云南省乃至大西南地区进入越南和连接东南亚、南亚最重要的陆路通道之一。”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利平介绍,天保口岸于1993年2月恢复开放,随着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完善,通关便利化程度不断加强,天保口岸贸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17年,天保口岸完成进出口总额40.5亿元,出入境人员107万人(次),出入境车辆8万辆(次)。目前,天保口岸注册有96家边贸企业,有经营日用百货、餐饮服务等个体户400余户,总人口接近5000人。
作为天保口岸发展变迁的见证者,边民徐声艳从事边贸已经10多年。“我主要从越南那边拉水果过来卖,也从国内批发一些日用小商品销往越南,但总的来说以进口为主。”徐声艳告诉记者,靠做边境小额贸易的她们一家,一年的收入大概在二三十万元左右,随着边贸的繁荣,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唐利平告诉记者,边贸的发展对边民增收脱贫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据了解,按现行政策规定,参与边民贸易的每个边民每天可以有8000元货值免征税费,一个边民每天能有50元的“人头费”。“过去,一整车货物要分成若干小车进出口岸才能实现免征,现在变更为按整车货物计税之后,大大节约了进出口货物的运输成本,无形中也给边民增收带来了便利。”唐利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