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闻报道 脱贫攻坚进入冲刺脱贫摘帽的关键阶段和紧要关头,文山州麻栗坡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在做大做强农业优势产业上下功夫,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驻村工作队员和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宣传产业扶贫政策,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时,众多的老百姓自然而然、不约而同想到的就是养猪。随后,边疆农村生猪产业蓬勃生起,随之一大批养猪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惠及众多的贫困农户,“猪璧交辉”社会效应十分明显。麻栗坡县神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最鲜活、最励志、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利益联结,创新帮带模式。神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创新“农户+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帮带模式,引进优良品种自繁自育,带动2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饲养能繁母猪472头,免费提供生产、营销、技术等方面的服务;维护社员合法权益,对外实行市场化运作,为社员赢得最大利润;以带动养殖、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有效带动麻栗镇老地房、豆鼓店、冲头、凉水井等4个村委会的723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保底收购,贫困群众“定心”。神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对能繁母猪产下的猪仔或是保底价格回收或是肥猪回收的灵活方式,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吃上“定心丸”。2016年底至2017年初发放的能繁母猪,通过合作社技术员不定期上门指导,这批能繁母猪渐渐长大,当年先后有200多头能繁母猪产下猪仔2400多头,除了贫困户自主留下一些养“过年猪”外,合作社按照小猪仔15块钱一斤,肥猪7块钱一斤全部收购,贫困户足不出户就找到了致富路子。2017年底,合作社实现毛收入500多万元,纯利润40多万元,带动增收上1万元的贫困户超过100户。
——技术服务,筑牢脱贫新路。神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年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带力度,指导扩大养殖规模和覆盖面,向社员和贫困户代销和赊销饲料。与养殖户沟通,定期不定期开办科学养猪培训班,将《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培训宣传到位,迅速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免疫、病害禽处置等工作,实现了党委政府省心、养殖户放心、监管部门安心的“三心”效益,边疆农村传统养猪散、小、差的历史正在改变着,筑牢了贫困群众的脱贫新路。
——分红兑付,激励贫困群众。神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年生猪出栏率大大提升,实现毛收入600多万元,实现利润50多万元,合作社拿出30多万元分红给群众,带动7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3000元收益分红,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目前,越来越多的群众要求与合作社签订回收合同,发展生猪养殖。到目前为止,除了麻栗镇的以外,带动的贫困户、社员扩展到天保、大坪、猛硐三个乡镇。
以麻栗坡县神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边疆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在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客观存在的“农民合作社还存在规模小、数量少、资金匮乏、人才不足的问题。”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胡世胜谈到:“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探索合作社创新融合新模式,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综合合作能力和服务带动能力。”
张雯铭(麻栗坡县委组织部)王正委(麻栗坡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唐凯(麻栗坡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责任编辑: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