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八月,昆明宝象万吨冷链港菌香扑鼻。8月3日至5日,第二十二届中国· 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昆明分会场暨滇菌国际交易中心山珍美食节在此举办。在“菌临滇中、味藏南华”的主题下,这座西南冷链物流新地标化身为沉浸式的“野生菌王国”,向四海宾朋展示云南“世界野生菌王国”的独特魅力。
分会场毗邻长水国际机场的“城市窗口”,旅客甫一落地,即可便捷步入这片“菌林秘境”,抢先体验南华野生菌文化的精髓与云南山珍的丰饶,为后续前往主会场或深入云南品菌之旅预热。
活动现场:探秘都市森林中的菌菇世界
走进宝象万吨冷链港园区,巨型菌菇造型装置“菌子君”迎接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主干道两侧帐篷林立,13000平方米的场地被精心划分为九大功能区。森林绿与彝族红黄交织的主视觉,配以顶部垂悬的巨型菌菇装饰,瞬间将人带入秘境氛围。
在野生菌主题集市,鲜菌展示区水灵灵的松茸、牛肝菌、鸡枞琳琅满目,引得游客驻足询价。专业讲解员现场演示烹饪流程,空气中弥漫着试吃区菌汤锅的浓香。冻品区客户将野生菌烤串递到游客手中,展示与销售同步火热。文创区彝绣菌菇图案包袋、菌形玩偶等特色产品,让非遗技艺与山珍文化碰撞出火花。
互动体验区人气高涨。“菌类知识问答墙”前,游客争相触摸答题赢优惠;“菌王大赛”线上线下投票同步开启;彝族歌舞快闪在集市中掀起阵阵高潮。每日特色活动更是亮点纷呈:8月3日摄影展定格菌山之美,音乐会奏响民族韵律;8月4日名厨现场演绎松茸刺身绝技,亲子课堂里孩子辨识菌种;8月5日左脚舞教学让游客与彝族文化共舞,闭幕抽奖将气氛推向顶点。独具魅力的“野生菌民族团圆特色宴”一位难求,食客在宴席间尽享山珍至味。
线上,“#菌香春城#”话题持续发酵,直播间内旅游达人带货忙。据现场负责人透露,活动首日人流量已突破预期,线上线下销售联动发力,正稳步向百万元目标迈进。
宝象万吨:擎动西南的冷链产业旗舰
作为本次分会场的东道主,昆明宝象万吨冷链港的实力与战略定位备受瞩目。这座总投资25亿元、占地700亩的产业巨舰,正崛起为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的关键基础设施。
步入展示中心,项目规划跃然眼前:项目总建设规模达70多万平方米,涵盖50万吨级冷链车间、10万平方米绿色食品加工中心、10万平方米高标准恒温及普通仓库。其核心定位清晰——建设西南最大的冷冻食品物流龙头,打造辐射全省乃至南亚东南亚的野生菌、水产品海鲜、蔬果三大展示体验中心。
“宝象万吨不只是一个冷库,更是西南‘一带一路’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冷链综合枢纽。”项目负责人介绍。这里集成了冷冻品储运、进口食品展示、中央厨房、保税服务、检验检疫及供应链金融等全链条功能,堪称亚洲冷链物流的关键节点之一。本次承接南华野生菌节分会场,正是其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功能的生动实践,让产业基地焕发出文旅融合的活力。
云菌产业:高原明珠闪耀世界餐桌
云南的崇山峻岭与立体气候,孕育了自然馈赠的瑰宝。北纬24°黄金生物带的立体气候孕育出占全国90%的882种食用菌资源,全球每10种可食用菌类中,就有3种源自彩云之南。这些品种丰富、口感细腻、营养极高的野生菌,不仅是滇味的灵魂,更已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耀眼名片。
昆明海关最新数据为云菌产业的蓬勃写下注脚: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食用菌出口额达2.3亿元,同比激增60.8%。这一亮眼增长,印证了国际市场对“云南籍”菌菇的青睐与认可。
蓬勃发展的云菌产业需要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宝象万吨冷链港的崛起,为云菌产业插上腾飞之翼。其先进的冷链仓储与加工能力,将极大解决野生菌“锁鲜难、流通慢”的痛点;保税与检验检疫一体化服务,则为云菌高效合规地“闯世界”铺平道路。活动现场设置的滇菌国际交易中心展区,正是未来常态化产业对接的预演。
“我们不仅要办成美食盛会,更要打造永不落幕的产业平台。”活动负责人表示。借力宝象万吨这一枢纽,南华“世界野生菌王国”的品牌将加速融入云南省全力打造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战略,让深山珍馐跨越重洋,香飘世界。
当彝族左脚舞的欢快节奏在冷链港中回荡,当松茸的鲜香通过直播镜头传向万里之外,昆明分会场已不仅是一场美食文化的盛宴,更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迈向产业化、国际化的重要支点。在宝象万吨构筑的冷链新航道上,“云菌”这颗高原明珠,正沿着“一带一路”闪耀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