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卷刃的钢钎:英雄工兵七团的血火征程与军魂传承

作者:赵月华 刘辉 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环球在线    2025-08-01 09:17:57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陈应国 徐龙云 方之舟 李萍 张廷盖 王胜 杨丽萍
浏览数:
0评论

       从鸭绿江到西南边陲,一代代工兵用铁镐钢钎铸就共和国钢铁屏障,硝烟远去,热血忠魂永刻山河  

       八一前夕,一双手越过岁月紧紧相握。皱纹密布,却仍透出当年紧握钢钎、引爆炸药的力量。老战友们从四方汇聚,酒杯轻碰间,硝烟记忆骤然苏醒——上甘岭坑道里分食一块压缩饼干的热气,板门店前沿抢修时互相推让雨衣的温度,西南雷区用脚步丈量生死的决绝……这些从抗美援朝战火中淬炼而出的工兵七团老兵,将一生热血熔铸于共和国最滚烫的坐标。


**钢铁洪流,在异国冻土与烈焰中锻造**

       七十余年前,鸭绿江冰棱映着漫天烽火。枪林弹雨中,七团工兵以血肉之躯抢架生命之桥。转战上甘岭,他们在炮火犁过的焦土下构筑起“地下长城”,铁镐落处,碎石与决心齐飞。待到板门店硝烟初散,又是他们沉默值守,以严谨工事为和平谈判筑起最坚实的后盾。


       硝烟未冷,使命向西延伸。热带雨林遮天蔽日,七团工兵挥汗如雨,在越南的崇山峻岭间劈出钢铁运输线;老挝的深谷激流前,他们再次化天堑为通途。冰原冻土挡不住,瘴疠湿热压不垮——这支队伍如钢钉,深深铆进祖国需要的地方,将“吃苦耐劳”刻进万里征程。


**国土屏障,用赤诚在边陲红土地浇铸**

       当七十年代西南边陲烽烟又起,这些曾在朝鲜冻土刨雪、在越南雨林蹚泥的老兵再度闻令而动。镐锹与钢枪并握,专业与血性交融。界河边急造便桥横跨激流,峭壁上隐蔽哨所刺破云霭,蜿蜒交通壕如忠诚血脉深入红土地肌理。


       炮火撕裂山谷时,他们是工匠,更是死士。弹片横飞中,有人裹紧渗血的绷带,手中铁锤砸向炸毁的桥桩;雷区生死线上,有人背负炸药,以脚步为战友丈量安全通道——昔日守护异国和平的双手,此刻为祖国疆土攥紧最后一丝力量。


**军魂永续,热血忠魂刻进山河年轮**

       如今,昔日战场的轰鸣已沉淀为岁月静好。但酒盏相碰的脆响中,青春与热血仍在燃烧。那些带着硝烟味的故事,穿越时光愈发铮亮。这杯酒,敬异国冻土上永不熄灭的信念;敬红土地上以命相搏的忠诚;更敬这支从战火中走来、军魂如钢的队伍——他们用铁镐钢钎凿刻的史诗,已化作共和国版图上最坚韧的脉络。


       聚散有时,鲜红的旗帜始终高扬。工兵七团的故事,是镌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精神界碑,一代代后来者仰望其光辉,便知何谓永不卷刃的忠诚,何谓热血浇筑的万里长城。


下一篇:没有啦!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