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祥云县,山风送爽,绿意盎然。苏州大学"哲学+"实践团穿过充满云南风情的街道,来到祥云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受到秘书长刘云、副秘书长杨家旺的热情接待。
“年轻人能来了解我们的故事,真是太好了!”杨家旺副秘书长亲切地招呼队员们入座品茶。协会作为云南省首家成立的关爱退役军人社团组织,自2019年成立以来,始终践行"慰问烈士家属、关爱人民功臣"的宗旨。刘云顾问自豪地向队员们展示了协会编撰的《党旗与誓言》《人民功臣》《热血风采》三部专著。这些沉甸甸的书籍不仅记录了祥云子弟的英勇事迹,更承载着人民军队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
当《人民功臣》扉页上"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的歌词映入眼帘时,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对曾参与四川省7.2级地震抗震救灾的杨家旺而言,这首歌承载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当时我们450团接受上级指示运送物资,一天吃不上一顿饭,渴了就去河边捧水喝。”一提到他的军旅生涯,刚才还笑吟吟的老人,表情立刻严肃起来。“不通车,只能走索道。前面的战友溜绳断了,不再往前走。当时对面一百多号战友,没有一个人敢上去救他。我要他坚持住,坚持住。大概有五分钟,他就脱力了,掉到翻滚的急流里去了,我就和后面的战友一起扔下绳子,让落水的战友抓住绳子,我冲上去,拉着他,把他带到对岸。”作为被解放军保护的我们,这样惊心动魄的生命故事,一辈子也遇不上一次,这样的讲述让队员们屏息凝神。“那天张副厅长也在,告诉我的连长说‘一定要给他记功!一定要给他记功!’连说了两遍!”杨家旺老人情绪很是激动!
“在抢救医院X光机器的时候,我的两位战友‘掉队’了。”说到这里,老人激动的情绪转为严肃。“我带着全家人去烈士陵园看我那些掉队的战友,我哭了一场!”实践团队员的眼眶也湿润了,不只是被“掉队”的、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生命的崇高的解放军战士感动,也是被包括杨家旺在内所有解放军战士真挚的战友情打动着。
“我们都已经是老同志了,”杨家旺老人向队员们语重心长地嘱咐着,“你们这些年轻人能过来考察红色故事,我们很欣慰,希望你们有所感悟,把老前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爷爷,我现在就有感悟!”一位队员迫不及待地发言,“我在这本书上看到革命烈士王复生的故事。作为云南省第一位共产党员,他将年轻的热血挥洒在白山黑水之间,让人感动!1931年,我的家乡沈阳惨遭九一八事变,即使在日军侵华和国党剿共的双重压迫下,共产党员奔赴东北,保卫国家的心也依旧赤诚!这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真实写照!希望我也能沿袭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做贡献!”
夕阳的余晖洒在祥云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的院落里,实践团的成员们怀着深深的敬意与感动,与刘云顾问、杨家旺副秘书长依依惜别。此次走访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红色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那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英雄故事,那些永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必将激励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带着杨家旺副秘书长的期望和祝福,苏州大学“哲学+”实践团走访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和王孝达烈士故居,以及县委党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展览。在负责人的讲述下,队员们了解了祥云县人民用石碾子修出来的云南驿机场,也对飞虎队的尼莫中尉舍身救祥云的壮举印象深刻。
实践团成员们还将精品课程“我的祖国我奉献”“国旗在我心中”带给祥城镇一中的孩子们。有了这些肥沃的营养,祖国的花朵们一定能够茁壮成长。
苏州大学“哲学+”实践团的队员们在祥云县收获了感动,那些鲜活的英雄故事和无私的家国情怀,将永远镌刻在队员们的记忆,他们将在支教的过程中将这份精神传递给孩子们,让信仰的力量在祖国大地上生生不息,让红色基因在薪火相传中焕发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