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曹婉芬

作者:蒋荣生    来源: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    2023-12-21 17:00:18
报道:刁燕燕 寇英鑫 莫应香 李欣一 梁冰 刘宝昌
浏览数:
0评论

【迎建厂70周年大师访谈特辑】——最是橙黄橘绿时

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

口述/曹婉芬

整理/王奕楠

       回头想想,能够吃紫砂这碗饭,我算得上是一个幸运的人。我出生在宜兴蜀山古南街,这里陶业氛围浓烈,尤其民国时期,陶业商号林立,来往宜兴与外地船只在旁边的蠡河里如梭穿行,可以说家家制壶。我的母亲就是一位做“酒汤壶”、“矮蛋包”、“一粒珠”“高石瓢”等紫砂壶的老手,所以,我自幼就与紫砂有了特别亲近的缘分,学校毕业后就跟着母亲开始练手了。

       1954年,党和政府关心民族工艺的生存与发展,召集因战乱而散落民间的手艺人,成立蜀山陶业合作社(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1955年,合作社开设紫砂工艺班向社会招生,我获得了随着窑户人家入社的机会,成为了第一批社员,也是紫砂工艺班的一名学徒。当时带徒的老艺人有吴云根、王寅春、顾景舟、朱可心、任淦庭(陶刻)、郁洪庚(彩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首次以集体名义带徒传艺。

△ 1955年师徒合影,朱可心(前中),曹婉芬(右二)

       朱可心师父与我外祖父家是对门邻居,他对我非常熟悉。因这个原因,在他的争取下,我被安排到了他的班里。当时我们这一届紫砂工艺班只有27个人,朱师父班上共有十一位学徒,与我一起的还有李芹仙、许成权、潘春芳、高丽君、李碧芳、王小龙等。我们这一届学徒是实打实的脱产学习三年。在泥凳上,从“柿圆”到“梅段”一步一个式样,手艺逐渐熟练。朱老师很喜欢我,常常给我开小灶,给我修正指导。

       1956年,合作社成立之初,师资力量匮乏,第二年新学徒进厂时,共招收36人,七位老艺人就不得不将我们合并班级。吴云根、王寅春两位师父的学员被重新分配到另外几位老师的班级里,他们再去带新进来的学徒。师父朱可心的学生就多了起来。我的丈夫范岳林也是在这一年报名参加考试,通过后进来的,分配到了釉炉间。

△ 1955年师兄弟、师姐妹合影,曹婉芬(前右二)

       1958年,紫砂厂大量招工,从各地招来了几百名学徒工,分好多班级,当时是“大跃进”时期,有“光明班”“跃进班”“艺泉班”“双芹班”等等,都有第一届的学徒作小辅导带班。一个班级有25人,教学压力增加。我就被选调出来,与蒋蓉师傅搭伴,带“光明班”,成了一名“小辅导”。也是一年多时间,凡是农村来的徒工全部精简下放,其余学员们被安排到了生产班组,我成了生产班组的班长。当时一排屋是三个班组,5排屋共有15个班组,除了花盆、陶刻、水平、参观班组,其他只要是成型的班组,我都是“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哪一个车间里的品种,无法过关了,就喊我去帮助和指导。有些人工具做不好,做出来产品有瑕疵,又要完成生产任务,急得直哭,喊我去帮忙,我也义不容辞,帮他们工具处理好,再嘱咐几个要点;还有的人,面对新品种不敢领任务,我就说,我帮你们做工具你们去接任务,我鼓励她们。在这一个阶段,我几乎每天都是一边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一边辗转于各个班级。这段经历让我与厂里的同事们现在依旧保持着联系,我们已经连续12年每年都会相见。

制作紫砂专用工具的通用工具

       1961年,我与先生范岳林结婚,结完婚第二年,他就下放到了农村,我依旧留在紫砂厂里,时代里的一些变故并没有对紫砂厂产生多少的影响,因为生产任务还是比较重的。我两点一线都是家里和厂里,无暇顾及外面的情况。到了二(2)班的时候,王寅春师傅带着我们,他做“铜砣六方”和“蜂菊壶”的时候,我就帮着做样板、线梗;再就是二(3)班的时候,那是全手工“水平”班,也是帮他们做线梗,这里的人一天要做几十只。为了帮助大家完成任务,顾景舟辅导拿出了“水平”的全副十几个样板都给了我,这个样板我都保留着。第三年,我和束凤英、何挺初被分配到了裴石民先生的生产班组,主要是辅助他完成“蟹盘”的出口任务。“蟹盘”就是墨绿泥的荷叶,上面一只螃蟹。跟随裴师傅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年,但是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裴师傅是七位老艺人里面唯一没有带过班,但是,他一位全能型的老艺人,尤其在花器的制作上,被人称为“鸣远第二”,我后来制作的“德钟壶”,“德泰壶”等就来源于他的款盘。

蟹盘

       当年,只要是有学习新品种或者不同手艺的机会,我们都是很珍惜的,内心也十分尊重教我们的这几位老师。我的幸运不仅仅在于生在这片土地,也幸运于自己在那样的年代转益多师,现在想想,已经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了。到了1971年,厂里看我手艺全面,一事不烦多人,就派我去农村教学。先去的是新庄,隔着一条氿,当时交通工具是轮船,我还记得冬天时候我一个人坐船,脚都冻木了。当时教一个“竹段壶”,新庄生产队里集中了30多人,都是农村的妇女同志,教起来不是很容易。我在那呆了靠近两年时间。教好了,她们把做得好的坯,过东氿,送到紫砂厂。当年厂旁边有一个桥洞,就卸在那边,再拿到厂里验坯,验好的数量就算量,不好的当场摔掉,然后结账,继续领泥料回去做。新庄教好了,我和王秀兰两个去了洋渚和大浦。农村人年龄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是没有学习经历的,所以在教学上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西望村,是因为我家范先生下放在那里,我来看他时候呢,村上人看到了都争相就喊:“曹师傅,曹师傅!”让我帮着教他们。他们中年纪有比我大的,也有比我小的,在当时的年代,我算是大厂下来的工艺师,她们都对我很尊重。所以,周末一回去,就义务教他们,除了吃饭睡觉和路上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教学。厂里的安排,我身在其中,让紫砂技艺像“撒种子”一样撒在农村,对太湖边农村的发展,起了点作用。

△ 课堂笔记

       后来回到厂里,把我安排到了技术科。我这个岗位之前的师傅是陈宝生,做线梗工具的,他年纪大了,就让我顶上来。厂里的成型工人的工具要翻手(翻新的样),也是我做。当时有个工人做的“象腿瓶”,每只脚都是跟坯体链接不好,很容易掉下来,验收肯定不过关,过不了关就没钱,就喊我去帮忙装。我一看,告诉对方泥料的硬软、匀称等。还有一个工人的“鱼藻回纹瓶”,这个瓶身中间有腰线,要用工具清理。当时验收的师傅是施福生,出了名的严格,一个不对坯就捏了,验收时候,一个个都很害怕。我就去帮她把这个腰线的工具做好,把线梗理清……当时的工作就是这些一桩桩一件件的累积,从制作工具到制壶,年复一年,这让我对制壶的每一步都讲究起来,现在小年轻说叫“职业习惯”。

△水平嘴样板

       70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到紫砂厂里开设了培训班,当时培训我们的老师是张守智、杨永善、陈若菊、陈景海教授他们。我也参加了培训,但是不脱产,所以培训期间,一边完成课堂作业,一边完成产量。培训教了我们一些理论知识、画图纸等,打下了后来创新设计的基础,收获还是很大的。

△ 尺寸簿

       一直到了1981年,我才有机会进了紫砂厂研究所,安排我制作一些高难度的“特艺品”,我与周桂珍、张红华她们被安排在了一个工作间。当时顾辅导对我们带班工作很关心,再这个过程里,他把“传炉壶”“汉扁壶”的全手工技法教给了我。顾辅导借给我一根“的棒”(制作壶钮的工具),我到现在还保存着,也是勉励自己。1985年,我先生范岳林也回到了紫砂厂。他的回归,对我的创作了有了很大的助力。当时孩子们也都有了安排,我们的心思也就都落到了紫砂上。其实没进研究所之前,我也有过创作,“云亭”“石亭”“玉亭”,这三个作品当年紫砂厂带着和其他作品一起去参加了一个亚太地区的展览,获得了“亚太地区陶瓷评比一等奖”,当时是属于集体的荣誉。与我个人而言,算一次创作鼓励。

△ 怒放壶

       80年代末,美国工艺设计师哥拉塔来到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参观,观看了各种品类的紫砂壶后,用几根简单的线条画了一幅草图给曹婉芬。为了将草图线条能够完美的运用到立体壶身上,我与哥拉塔花费数月讨论、调整,最终做出了“怒放壶”。当时外国友人对宜兴紫砂竖起了大拇指,让中国传统紫砂艺术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

△ 壶艺掇英

       在一次香港展览结束,先生范岳林与我一起去深圳叫“锦绣中华”的地方旅游,这里面的景观是把全国各地知名的景点都做了缩小版放在里面了。当时他就与我说:“婉芬,我们回去查查资料,把历来的经典作品,做一套缩小版。”我很认同。回去后就动手开始做,他帮我查资料,我定容量、配尺寸,做工具,一套十把壶,做下来有两年。这是第一次有意识地去创作,鲍师傅(鲍志强)给题了品名“壶艺掇英”。曹婉芬的一组“壶艺掇英”亮相,供春的“树瘿”壶、时大彬的“僧帽”壶、邵大亨的“掇只”壶……我们眼前看到的造型有光素、筋纹、花货、树桩、提梁等,这是紫砂技艺传承的淋漓尽致,也是另一个角度的“微雨众卉新”。后来前后创作许多作品,如:“脱颖壶”,“怒放”、“童心”、“四季流芳”、“含容”、“归真”、“竹海提梁”、“楚韵”……制作是枯燥的,但是创作令人心动,这里面很多作品,大部分来自对生活中的观察,作为女性的视角,来体现紫砂艺术。

△ 《宜兴紫砂传统手工工艺技法》

△ 曹婉芬、范岳林夫妇

       2009年,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时代,有很多老的技艺不能丢失,所以我们夫妻考虑把我这几十年学得的技艺整理成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后人留一份学习资料。一本20万字,历时一年,《宜兴紫砂传统手工工艺技法》出版,我算是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自己这几十年里,可能帮助过的比真正教过的人还多,也是依托了紫砂厂这个平台。

       总体来说,这70多年的经历,厂里和家庭,我都没有落下,2016年,我代表我的家庭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我内心非常激动。回首这大半生,从入社到现在,我经历了紫砂厂的创业期、发展期、兴盛期,从古南街,租借居民的房子做厂房开始,到新厂房的建成,我们欢欣鼓舞;80年代,港台商人来厂里订货,眼见着生活的奔头,热气腾腾……我们一家人都是在在紫砂厂里成长起来的,一儿一女自小就跟着我在厂里,长大后也都进了厂,如今都有了自己的成就。这一路走来,收获大于付出,欢喜多过烦闷,这份紫砂的光阴,我心头倍感珍惜。

人物介绍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蜀山古南街陶业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紫砂制作技艺,受紫砂艺术熏陶,对紫砂器皿的博制有着特别的感情。1955年,承紫砂艺术花货泰斗朱可心为师,三年学徒打下了全手工制作技法的扎实功底。历经带徒实践,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培训,有缘受到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等名家、大师的传教,艺术素质得到升华。从业六十多年以来,造就了集各家所长之能,立承前启后之本,创自成一格的艺术特色,一生潜心于紫砂造型设计的研究和制作◇创新设计数百件套作品◇既不失历史传统文化,又融入了时代新潮之理念,其作品在国际及全国陶瓷评比中屡屡获奖,多次赴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展示及文化交流,均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和较高的评价。

师徒合影

传承

       1990年创建“苑林阁”紫砂艺术工作室,从艺60多年中传承技艺,前后培养徒弟26人,培训学生数百名,为紫砂事业承前启后做出贡献。

蒋韵杰

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一级技师(高级技师)

紫韵七贤

上海市首席技师

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民盟盟员

宜兴市政协委员

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陶艺专委会理事

上海市工艺美术学会紫砂专委会会员

       蒋韵杰,字云吉,1987年出生于宜兴陶艺之家,十六岁随叔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国兴学习陶艺;高中毕业后考入景德镇陶瓷大学,后拜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曹婉芬,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掌握了扎实的制壶技艺,在各类紫砂壶器的设计、制作领域不断精进,逐渐成长为海派紫砂艺术创作的中坚力量。

双竹提梁

注:图片资料由曹婉芬紫砂艺术馆提供

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