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夏季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秩序管控力度,最大限度消除夏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凤庆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通过“四个精准”开展夏季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不断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代治理能力水平,全力维护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精准责任落实,筑牢思想防线。强化责任落实,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交安办等议事机构作用,督促各乡镇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各乡镇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精神文明、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等实绩考评,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不漏管、不失控;强化分析研判,结合辖区实际,对辖区各乡镇农村道路情况和交通安全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将分析研判结果通过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书信形式推送给各乡镇长,切实增强工作合力,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新格局;优化警力部署,针对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特点规律和暴露出的问题,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重点和整治措施,全力推进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精准源头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农村地区面包车、摩托车等重点车辆源头监管,每月将辖区逾期未检验、未报废等重点车辆信息精准推送给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村委会、劝导员,督促落实检验、报废手续,推动劝导方式由“路口劝”向“上门劝”拓展,由“广泛劝”向“精准劝”聚焦。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县农村面包车检验率达97.37%、报废率达99.79%,摩托车检验率达80.42%、报废率达98.1%;紧盯高风险驾驶人,面对面开展警示教育,逐一签订道路交通安全承诺书、保证书,与所在企业签订安全责任状,健全完善“一人一档”,实时跟踪消除隐患。同时,持续深化“警医”合作,在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开通体检服务,方便农村地区群众就近体检,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和审验换证,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道路隐患常态排查机制,在分级分类形成隐患清单基础上,落实标准化治理、低成本整治、应急式防范措施,以“急用先建”为原则,推动交通、公路部门深入推进生命防护工程、农村地区突出路口路段治理。
精准路面管控,严查重点违法。抓实常态管控,紧紧围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结合辖区农村地区事故发生规律,合理动态调整勤务模式,严管严查农村重点车辆酒驾醉驾、无证驾驶、“双违”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面提高农村地区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灵活勤务模式,重点将勤务和警力向管理薄弱的农村地区倾斜,每周常态化派出执法小分队,组建实体化流动执法队伍,加强农村突出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全面消除违法肇事隐患;强化协同作战,与巡特警、派出所密切协作配合,发挥多警种协同作战优势,采取错时执勤、定点查处、流动查缉等方式,针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和重点区域,严查各类易肇事肇祸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将警力和装备投入农村地区,形成严管严查高压态势。同时,推动劝导工作纳入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积极探索接地气、务实效的大劝导管理模式,确保交通安全劝在网格内、劝在家门口、劝在关键处。今年以来,共查处农村地区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19039起,其中,酒驾醉驾217起,无证驾驶1886起,摩托车违法载人599起,载客汽车超员41起,不系安全带6875起,不戴安全头盔8555起,其他交通违法866起。
精准宣传引导,提高安全意识。以“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十百千”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大力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建设,积极推动“一块宣传栏、一个大喇叭、一组宣传标语”等建设;建立农村交通安全警示曝光机制,将典型事故案例以及“双违”等严重违法案例制作成图文、视频资料,通过各类媒介加大警示曝光力度;结合农村地区实际,制作更加贴近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宣传内容,深入辖区农村地区开展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期间,共开展农村地区“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59场次,完成宣传专栏建设98处,曝光农村地区典型案例103起,制作宣传视频12期,利用农村“大喇叭”宣传4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