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县让每个军人子女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作者: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环球在线    2024-05-24 08:24:03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王胜 徐龙云 杨丽萍 刘宝昌
浏览数:
0评论

“军人保家卫国,不怕牺牲,舍己为民,无怨无悔,无私付出守护着人民。一代代革命军人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铭刻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六一儿童节前夕,云南省祥云县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祥城镇城西社区完全小学在组织军人、退役军人子女进行国防教育教育时,校长罗天斌对聚在跟前的学生说,你们的爸爸妈妈是一名光荣的军人,或者曾经是一名光荣的军人,有着革命军人的可贵精神品质。你们要像爸爸一样,做一个优秀军人,继承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

近年来,祥云县双拥办积极协调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在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为军人子女入学开辟绿色通道,对驻军官兵子女实行特殊关爱,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升学或异地转学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建立协商机制,把“绿色通道”延伸到驻祥部队每个军人家庭。祥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股股长李小军说:“为驻军官兵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军人的关心关爱之情,县双拥办将协县教体局等部门,突出重点、贴近实际,将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做精、做细、做实,真心实意为部队官兵家庭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强国兴军的磅礴力量。”

城西社区完小是全县唯一的一所军民共建的“八一爱民学校”和“红军小学”,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与武警祥云县中队是共建单位,在中央军委、武警部队云南省武警总队的支持帮助下,先后捐赠学校资金125.8万元,帮助学校扩建计算机教室,新建国防科技展厅、军事体验场和战斗英雄墙等国防教育基础设施,并打造具有红色元素特色校园等8个项目,进一步营造师生们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参与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为解决军人任务繁重、管理严格,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军人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家庭教育“主角”缺失,子女随父母调动工作而频繁转学,学习成绩很难稳定提高等现实困难,祥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动作为,不断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全面落实军人子女教育各项优待政策,确保军人子女入学有渠道、上学有保障、就读有帮扶,全力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得到了驻军官兵和全县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新时代深化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升国防动员能力,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祥云县充分发挥教育优势,树立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的责任意识,主动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落实,有效地增强了师生的爱国热情、国防观念和军事技能。作为军人子女入园入学较多城西社区完全小学、城区社区幼儿园,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每学年开学初,对军人子女学生进行摸底,掌握信息,建立档案,制定措施,由班主任牵头,会同任课教师,制定出教学计划,并且以班级为单位,对有军人子女指定结对帮扶联系责任人,将责任分解到每位教师,让广大师生都参与进来,在全县营造良好氛围,使军人、退役军人子女获得更多幸福感、自豪感。

       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城西社区完小以推进“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建设为载体,把“童心系国防,共筑强军梦”作为军民共建红色校园的一项内容,每年新生入校,学校都要进行“红军小学”宣誓仪式,开启了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为了有效地渗透国防教育内容,学校除班会课以外,要求各班级教师善于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国防教育因素,力求按教材内容、教学特点,有意识地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推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位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