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们驰骋沙场,奉献青春保家卫国,洒下热血和汗水;如今,他们躬耕乡野,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1983年11月,杨秀清怀揣着“强军梦”,应征入伍投身军营明国志。1988年退役后,保持着“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离队不离觉,换装不换心”的军人本色,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1988年6月当选为云里厂行政村仓房组组长,1990年2月至2000年10月,任 云里厂村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联防队长、仓房组组长;2000年11月至2007年6月,当选为云里厂村村委会主任;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被上级交流到普淜镇格子村党总支副支书;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任格子村党总支书记;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当选为云里厂村党总支副支书;2016年7月至2021年1月,当选为云里厂村村委会主任。
多年来,退役不褪色的杨秀清把心思用在谋事创业、为民谋利上,以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来对待工作,用心用情、心无旁骛、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以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他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心声,维护群众利益,建立起鱼水情深的干群关系,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当群众遇到困难,他主动积极帮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拼命干,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以实干作为造福于民、取信于民。杨秀清从部队退伍返乡后,就积极投身村乡村振兴工作当中。他深知“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当选村支书、主任后,积极带领村“两委”干部积极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和环境整治工作。他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祥云县代表大会第九届、第十三届代表,祥云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四届、第十七届、第十八届代表。
祥云县结合工作实际,支持他们投身家乡建设,将政治过硬、群众威信高、熟悉社情民意的退役军人党员纳入村(社区)后备人才库,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等培养方式,按程序选拔推荐优秀退役军人党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任职,让他们保持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
作为退役军人,云南驿镇旧站村党总支书记李红双、村委会主任王春华永葆军人本色,退役不褪色,把村里的产业做好做强,带动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作为村干部,他们始终做到“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带领乡亲们培植特色农业产业,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更加坚定了当地村民在家创业的热情,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退役军人李红双、王春华还乡后通过打拼,相继成为村里的致富能人,为了带动乡亲们富裕起来,又被当选为旧站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李红双走马上任村支书、王春华当选村主任,当时村上一分钱没有,李红双拿出8万元垫付了大春生产的水电费,随后他俩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整合闲置土地1000多亩,用于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业,并成立了双龙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现姬松茸、浅水莲藕、时令蔬菜和制种玉米等见效快、收益好的特色农业产业,促使村集体收入和群众增收双提升。
为把“兵村官”培养成退役军人中的优秀代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祥云县把回引优秀退役军人作为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渠道,不断加强对退役军人的组织引领,鼓励支持退役军人到基层任职,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群众致富领路人。
下庄镇老张营村党总支副书记董志福,退役不褪色 退伍不退志 永葆军人本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勤勉尽责,勇于担当,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锤炼了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责任心,秉持初心,牢记使命,躬身实干,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共同富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一名士兵到退役军人,再到一名优秀基层干部,他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