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滇池畔,春水初生,西山叠翠,校园里新绿的枝叶在阳光下舒展着勃勃生机。4月21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联合西山区司法局碧鸡司法所、碧鸡街道平安法治办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在这幅以春色为底、青春为墨的画卷中,西山区检察院的普法队员踏着春风而来,为全校50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法治与春光共舞”的法治盛宴。
法治如春风 润物更润心
“同学们,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你们成长的春风。”普法队员的话伴着窗外簌簌的落花声,轻轻落在礼堂里。围绕禁毒防艾、反诈防骗、安全驾驶和国家安全等主题,普法队员将晦涩的法条化作鲜活的案例:从网络诈骗的“糖衣陷阱”到毒品的“美丽幻象”,从方向盘上的“生命红线”到家国安全的“无形盾牌”,现场气氛热烈,不时报以阵阵掌声。法治故事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每一颗年轻的心。
以法为伴 共话成长
讲座间隙,身着检察制服的普法队员们走下讲台,来到同学们中间。一位戴着眼镜的男生鼓起勇气问道:“检察官叔叔,如果遇到同学起绰号算不算校园欺凌?”这个问题立即引发了热烈讨论。普法队员蹲下身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道:“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属于语言暴力,同样是校园欺凌的一种表现形式。”普法队员们还分享了应对校园欺凌的“三步法”:保持冷静、及时求助、保留证据,并鼓励同学们既要保护自己,也要善待他人。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下课铃声响起,却未能打断这场特殊的“课堂”。十余名意犹未尽的同学自发围成一圈,将普法队员簇拥在中间。西山区司法局碧鸡司法所所长王媛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一个学生因一时叛逆冲动,不仅毁了自己的前程,更让整个家庭陷入困境......”这个关于“情绪失控”带来严重后果的故事,让在场的同学们陷入深思。
普法队员在学生递来的课本扉页郑重写下:“心中有法,脚下有路——与未来的法治之光共勉。”李存福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青少年普遍缺少敬畏意识,这是我深深担忧的。像今天这样‘零距离’的沉浸式普法宣讲对我们学校的师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强烈的震撼力,这对学生健康成长、远离犯罪,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非常有益。”
夕阳的余晖中,同学们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课本上的赠言。这一刻,法治的种子正在年轻的心田生根发芽,让每个稚嫩的心灵都能像滇池的水一样清澈明净,也像西山的石一样坚毅沉稳。
在这片红土地上,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普法队员们的步履从未停歇:他们让法治故事随春花飘进课堂,让法治理念如滇池碧波荡漾,更让法治精神像西山般巍然扎根。四月春风里,“检察蓝”与“青春绿”相遇,绘就了一幅“法护未来”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