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县塑造农村水系绿美岸线

作者: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环球在线    2025-07-17 07:46:31
报道:杨成林 陈应国 刁燕燕 徐龙云
浏览数:
0评论

       近年来,云南省祥云县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美岸线建设工作思路,抓实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河湖执法监管“六大任务”和各项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政府推动、全民参与、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绿美岸线建设进程,用打造乡村水清岸绿美景成果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推进“河长制”助力“河常治”,把问题解决在岸上。从以河(湖)长制工作重心为“一江一河(长江、红河)两湖(青海湖、莲花湖)”流域治理守护的工作实际出发,在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中,列入县级河(湖)长制管理的河湖库渠315件、乡镇级河长制管理的河渠坝塘共32件、县乡两级河(湖)长制管理的河湖库渠347件,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力落实各级河长责任,坚持“治、建、管”并举,督促各级河长定期巡河,推动生态问题解决在岸上,统筹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加大节水、清淤、治污及防洪体系建设等工作力度,让河湖持续焕发生机活力、更好造福沿岸居民。

       严把监测关口,把污染堵在源头。在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中,严格按照“层层落实、常态治理、协同发力”的治理思路,健全河(湖)长制体系,完善方案措施,建立县乡村组四级河(湖)长体系,全县设置河(湖)长共817名,其中县级15名、乡镇级57名、村(社区)级128名、组级617名,狠抓常态长效管理,有效形成了河长负责、部门共治、社会参与的河长制工作机制,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将水质监测视角延伸到各河流、水库、湖泊、溪流等源头,打通重点河段和敏感区域的视频监控、水污染防止等“信息孤岛”,实现对供水水源地和界河交接断面水质在线监测,促使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形成合力治水,把美景建在岸线。按照“项目为王、项目兴水”的工作思路,实施、储备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水利项目,布设341个行政断面监测点,全面开展水质监测工作,以乡镇为单元,对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的所有河湖库渠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查清河湖库渠“四乱”问题,逐河逐湖逐库逐渠建立问题清单,建立“清四乱”台账,逐项细化明确清理整治目标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分工和进度安排,确保问题清理整治到位,经排查,全县“清四乱”问题共61个,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销号,整改完成率为100%,持续发展绿水长廊的分裂效应,深入推进绿水长廊建设,不断开创河湖治理、生态环境共筑共享新局面。

下一篇:没有啦!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