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昆明国际大健康暨养生养老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赋能产业融合与区域协同发展

作者:杨成林 陈应国 刁燕燕    来源:第十一届昆明国际大健康暨养生养老产业博览会 环球在线    2025-10-22 14:01:04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陈应国 徐龙云 方之舟 李萍 张廷盖 王胜 杨丽萍
浏览数:
0评论

环球在线健康中国报道

       为深入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健康云南”建设迈向新台阶,促进大健康与养生养老产业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第十一届国际大健康暨养生养老产业博览会于20251018日至20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博览会汇聚政府机构、行业权威组织及海内外企业,搭建起国际化、专业化及市场化的交流平台,全面呈现大健康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发展趋势,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一、企业参展收获显著,资源对接与品牌推广并进

       本届博览会吸引了包括云南周三指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原古医学研究院、贵州古医堂苗侗瑶医药传承有限公司在内的3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涵盖中医养生、智能康养、民族医药、旅居养老等多个领域。各参展企业通过展会平台实现了品牌推广、资源对接与行业交流的多重目标: 

       云南周三指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借助展会平台展示了非遗养生产品,品牌影响力实现跨区域扩散。通过现场体验与反馈,进一步优化产品与服务。同时,公司与多家中医养生、康复理疗及保健食品机构达成合作意向,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北京原古医学研究院 通过展会全面了解了AI智能康养、道地药材深加工等产业热点。机构重点关注了AI与传统医学融合的实践案例,如智能理疗设备等,为科研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通过同期举办的产业论坛与项目洽谈活动,研究院进一步推动医学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衔接。

       贵州古医堂苗侗瑶医药传承有限公司 与云南本地傣药、藏药等民族医药同台展示,提升了苗侗瑶医药的认知度与国际影响力。企业借助展会搭建的跨境合作桥梁,积极探索与东盟国家在康养旅游、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可能,为民族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开辟新路径。 

       二、未来发展方向明确,科技融合与产业链协同成关键

        本届博览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也为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1. 科技与传统深度融合

        智能康养设备与技术成为展会亮点,AI、太赫兹等技术在理疗、健康监测等场景的应用,为传统养生与民族医药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各企业可据此推动非遗技艺与智能技术结合,开发适用于家庭、养老等场景的轻量化健康产品,提升服务的标准化与普及度。

       2. 产业链拓展与场景延伸

        展会展出的旅居康养、智慧养老等新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服务场景创新的灵感。例如,云南周三指可联合旅居康养基地提供定制化养生服务,贵州古医堂可开发适用于养老机构的民族医药康复方案,北京原古医学研究院则可推动科研成果在居家养生、远程诊疗等场景的落地应用。

       3. 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并进

          依托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区位优势,各企业可联合打造“西南民族康养”区域品牌,借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IP扩大影响力。同时,借助博览会搭建的东盟合作桥梁,推动民族医药跨境认证与服务输出,探索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在康养旅游与医疗服务方面的合作机遇。 

       三、结语

       第十一届国际大健康暨养生养老产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全面展示了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也为企业创新与区域协同提供了重要平台。未来,随着技术与传统、产业与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云南乃至全国的大健康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健康中国”和“健康云南”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