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育人才,廉洁塑团队

作者:吴银娟 杨成林    来源:云南滇红集团(原凤庆茶厂)    时间:2022-10-18 12:17:02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张廷盖 邱琬婷 特约记者 王胜 徐彦 李俊江 刘宝昌报道
浏览数:
0评论

环球在线直播  1938年秋,冯绍裘先生在云雾缭绕的顺宁创制出了滇红茶,滇红茶问世以来,即以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质量上乘而备受国际市场的青睐。滇红茶的诞生历史,铸就了它的使命,换取外汇支援国家抗击倭寇,红色基因已经遍布它的每一个神经。滇红茶的发展历程更是一部红色文化的续篇,一代又一代的滇红人,跟着党,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兢兢业业,成长了一拨又一拨的匠心茶人。

滇红茶沐雨栉风八十多年,传承至今,仍然完好的保留着“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仍然传承和发扬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靠的是党风引领,靠的是廉洁文化渲染,滇红茶人的故事里鲜少有贪污腐败的案例,因为滇红茶文化里一直有“廉洁文化”的因子。

翻开《凤庆茶厂志》,一个个熟悉的茶叶专家跃然在脑海里鲜活,云南滇红集团(原凤庆茶厂)从1939年创建,至今已经八十年了,在八十多年间,广大职工为国争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默默的作出贡献,从爱国茶叶专家冯绍裘,战争年代坚持制作滇红茶的吴国英,鞠躬尽瘁为云茶的祁增培、杨林泽、沈可珍、南权锁、李钧、杨仕宏、赵臣忠、徐德赋…….不胜枚举,他们用一生的“滇红情怀”追随党的步伐,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党的茶叶事业,默默的为五星红旗增色,传承发扬着世界茶叶瑰宝“滇红茶”。还有仍然奋战在茶产业链上的茶叶专家苏向宇、薛林、李琴、赵增庆、杨天礼、施卫强…….他们传承滇红茶业人的“传帮带”精神,用党性严格要求自己,辛勤的奋战在滇红茶产业链各条战线上,坚守着滇红茶制作技艺,默默的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1952年,云南省茶叶公司先后调抗美援朝志愿军专业退伍军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赵玉林、周绍贤、赵明钧、战开学、金培元、李银德等六名同志到顺宁茶厂工作,并在顺宁县级机关党支部下建立了茶厂党小组,1953年党小组升为支部委员会,1958年凤庆茶厂党委成立。截止目前,云南滇红集团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拥有党员62名,在集团党委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干部员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年,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统筹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为全面完成企业的各项工作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才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民营企业,云南滇红集团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一切围绕“以人为本,人人皆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培养使用原则,做好当前新形式下的人力资源工作。

作为一名滇红茶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从业者,我无比的自豪!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名普通的党员,我更为之骄傲!“听党话,跟党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就是兢兢业业的工作,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集团把好选人关,做好人才培育工作,积极推进“人力资源是集团第一资源”工作。

在人才培育方面,历代的滇红前辈们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我们只需沿着前辈们的足迹,跟着党的人才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早在建厂初期,凤庆茶厂第一任厂长冯绍裘即高瞻远瞩,把人才技术、产品质量作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使本企业跻身世界的重要环节来抓。1951年,云南省茶叶公司在凤庆茶厂开办了为期三年的茶叶技术训练班,1983年10月,凤庆茶厂与凤庆县教育局联合创办了“凤庆县茶叶技术学校”,截止1996年为全县培养了400多名茶叶技术人才。1988年,在凤庆县委、政府的高度关心与支持下,凤庆茶厂党委在厂内成立了职工教育委员会,专职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从1988年开始,滇红集团一直设置专职的岗位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纵观滇红集团的历史,滇红集团在人才的选、育、留等方面始终坚持党的人才观,特别是近十年来,滇红集团以《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作业文件》的至高地位确立了“集团新型人才观”,新型人才工作理念及管理办法,逐渐破除论资论辈排位。执行唯道德、唯能力和实际工作绩效相结合认定人才。不拘一格引进各层次人才,努力将德才兼备的人才,吸引到滇红茶产业链的各条战线上来,逐渐形成了如今滇红集团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2019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面向全国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等等,加大对企业人才培养的力度,特别是对产业工人的培养,着力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国家还拨付专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扶持企业人才培养工作。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将人才工作放到了首位。

为切实提高集团内部员工职业技能水平,滇红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等各级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滇红集团于2020年挂牌成立了“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职工培训中心”,于2022年成立了“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业技能认定中心”。“两中心”由滇红集团党委直接领导,滇红集团党委委员,行政党支部书记吴丹远同志亲自担任两中心负责人。

滇红集团从计划成立“两中心”,到“两中心”挂牌成立,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这完全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得益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滇红集团的大力支持,随着“两中心”的挂牌成立,滇红集团人才培育又找到了新的沃土。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心支持下,通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滇红集团员工职业素养有了大幅度提高,高专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逐年攀升,截止目前,滇红集团持有高级职称的4人,中级职称的43人,初级职称的87人。持有高级职业技能的53人,中级职业技能的有167人,初级职业技能174人,2022年上半年,滇红集团组织开展了茶艺师技师班培训,下半年还将开展茶叶加工工高级技师班、评茶员技师班;努力推动“双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

滇红集团以党风引领,开展集团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晋升工作,在“两中心”担任培训讲师及考评老师70%以上来自党员,通过开展培训,不仅仅提升了员工的职业技能,还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吸引集团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集团党员员工的带动下,滇红集团大多数员工,特别是中青年员工,积极在自己的岗位上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打磨自己的技能水平,并通过党组织培育,党风引领,党员模范作用,积极向集团党组织靠拢。集团大多青壮年员工开始摒弃“四风”,放下了风靡一时的麻将、三批等娱乐项目,特别是近年来在凤庆县委政府的“书香凤庆”活动倡导下,在 “凤庆文艺夜校”的开办过程中,滇红集团中青年员工开始重拾茶叶书籍、重拾文学期刊及各个岗位的专业课本。原本拥有文艺细胞的还加入了“凤庆文艺夜校”学习,从技能技术、文化素养等全方面提升自己。

大家开始幡然醒悟,认为过去的“四风”是对理想信念的摧毁,不仅给员工的家庭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还对工作积极性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以前上班闲暇之余看到的都是牌桌文化、酒桌文化,为此家庭不睦,工作扯皮。转变为现在的专技文化、文艺文化,从过去讨论的“什么牌子的衣服好看、哪家的酒好喝、哪家又换车了”,转变为现在到哪里问的都是“今天你看到哪一章了,读呢是《栽培学》还是《制茶学》等等”。滇红集团掀起了新的“读书学习热潮”。不仅仅促进了员工家庭的团结,还大大的提高了员工队伍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开始重新回到课堂,开始学习专业知识,老技术专家也重新走上了讲台,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工艺文化、历史文化的传承发扬加入了新的元素,历代滇红人留下来的传帮带精神更加凸显。通过不断的努力,年轻员工的知识更新迭代,技能更加精专。滇红集团的传承文化,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而且增加了文化传承。师徒间都建立了深厚而又健康的情义,师父对徒弟都是手把手的倾囊相授,从不藏私,徒弟对师傅的尊重是由内而外的。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唤醒了滇红员工身上的“红色基因”,肯钻研、爱读书、肯吃苦的优秀员工越来越多,集团高技能人才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知识、有技能、有情怀的三有员工正在形成合力,新时期的滇红工匠文化又有了新的内涵。

理论学习是提高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职业技能大赛就是检验真才实学的重要方式。近三年来,云南滇红集团技术技能团队在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各种职业技能大赛上展示出“滇红工匠”风采。2020年6月,集团茶科院党支部党员吴成远同志代表临沧市参加云南省全国农业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取得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云南省选拔赛荣获三等奖优异成绩,成功入围全国赛,在全国赛上取得全国二十强。2020年8月,作为集团行政党支部的一名普通的党员,本人参加了云南省首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技能竞赛昆明赛区选拔赛,入围云南省赛,荣获云南省凤凰奖。凤庆滇红茶 2021 年制茶技能竞赛鸣锣开赛,集团茶科院党支部李春贵同志代表滇红集团参加比赛,由他独立完成选送的传统工夫红茶获金奖、理条红毛茶获银奖和优秀奖。全赛事共授予2枚金奖,他收获1枚,全赛事共颁发13个奖项,他囊括了3项。云南省第十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工竞赛分为绿茶手工制作和红茶手工制作两个项目;第三届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云南预选赛暨云南省第三届“临沧杯”评茶员为绿茶审评、红茶审评及全能赛。竞赛采取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比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省各地近300名选手参加比赛,滇红集团组织了10名制茶师、2名评茶员参加了竞赛,通过理论和实操的比拼角逐,滇红集团杨永泽荣获茶叶加工一等奖,段朝安、鲁文亮荣获茶叶加工二等奖 ,陈双莉荣获评茶员组二等奖,罗文涛荣获茶叶加工三等奖。滇红集团代表队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制茶、评茶的技术,展现了“滇红人”的风采。由于组织工作突出,组委会还授予了滇红集团“优秀组织奖”的荣誉称号。2022年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云南省选拔赛上,集团原料党支部的鲁文亮同志荣获第三名,跻身国赛。

通过十年的努力,滇红集团人才孵育的洼池已逐步建立,逐步推动形成集团孵育专家,专家引领人才、人才带动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截止2022年8月,云南滇红集团现有中国制茶大师1人,杰出中华茶人1人,中华匠心茶人1人,中国制茶能手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云岭首席技师1人,云南省知识产权实务人才1人,临沧市科技创新人才2人,临沧市五四青年奖章1人。2018年至2021年,云南滇红集团面临重重困难,但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精诚团结,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力争实现集团目标“活下去、站起来、强起来”。在这个非常时期,员工的职业素养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滇红集团党组织发挥了强大的战斗堡垒作用。

说到“清正廉洁”,大家都会肃然起敬,就会想到古往今来那些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的好官,古有海瑞、包拯、郑板桥,近代有周恩来、孔繁森、任长霞。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时刻以“党员”身份警醒自己,忠诚于党一直是我奉行的原则。

在滇红集团,廉洁文化早早就盛行,1959年9月23日,云南省凤庆茶厂(滇红集团)收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一封复函,短短百余字,却对凤庆茶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57年、1958年滇红茶连续两年获国际市场最高价,凤庆茶厂向党中央报喜,毛主席和刘主席接到信件后,让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给凤庆茶厂复函。“中央已有规定,不接受群众的礼物。请你们以后不要再送东西来了。”被誉为“最早的八项规定”,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政治的生动体现。云南滇红集团党委很早就将“党中央的回信”作为集团廉洁文化的出发点,防微杜渐,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廉洁政治思想,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汇聚起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在滇红集团,综合管理部档案室不是寻常人能进的,它锁着滇红集团的宝贝——滇红集团的历史茶叶标准样。作为“滇红”工夫红茶、红碎茶两个毛茶收购标准样和“滇红”工夫茶、红碎茶两个加工、验收统一标准样的国家一套样制样单位,滇红集团每生产一批次产品都要进行留样存档,存于滇红集团综合管理部的档案室,因此我们综合管理部的档案室锁着的都是宝贝,特别是四十年代到九十年的那些历史样茶都是无价之宝。为了防止职务犯罪,滇红集团很早就有规定,档案室上两把锁,钥匙分别由人力资源部和行政管理部保管。每次打开档案室门,必须要两个部门的钥匙保管员都在才能开启档案室,且每一次开启档案室都提前向部门领导及分管领导报批。这样就有效的防止人为的破坏历史样茶,扼制了贪腐的产生,不仅保留了历史样茶的完整性,而且还保护了集团员工不因工作犯廉洁方面的错误。

滇红集团的廉洁文化还体现在选人用人上,招聘工作严格执行滇红集团的人力资源作业文件的作业流程,从来不搞一言堂。我们的招聘流程是先做简历甄选,基本条件符合的应聘人员才开展专业知识测评,才做性格测试,最后才组织面试。面试基本采取的都是群面,由用工部门分管领导、人力资源部门分管领导、用工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用工部门骨干技术成员及人力资源部招聘负责人组成,一般都是5-7人组成,各自评分,加权平均成绩出来后,再按照“人岗匹配”原则确定录用人选。我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了,做集团招聘工作也四年多了,滇红集团在凤庆乃至整个临沧来说,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应该来说已属于应届毕业生的首选,这样招聘简章一经发布,投递简历的人就蜂拥而至,简历甄选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单凭一张简历表就要判定这个人是否合适这样也不太科学,因此是在领导正式面谈前我一般先作基础甄选,这样一来就给应聘者有一种错觉,是不是和我搞好关系就可以进入滇红工作,有好几次招聘工作中,有好几个应聘者通过熟人找到我,想通过打招呼,讲人情的方式进入滇红集团工作,每当这个时候就弄得很尴尬,毕竟我就是凤庆本地人,有三亲六戚,有几个朋友是常事,这些很难避开。但是熟悉我的人大家都知道,我的工作是有程序的,我是讲原则的,我的甄选流程不会错过一个人才,也不会放入一个庸才。经过这样几次以后,大家都知道,我不会放水,找我没有用,试图从我的上级领导、分管领导身上找突破口,但后来他们发现,没有用,我们的工作程序只有一套,符合要求的就是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找谁说都没有用。滇红集团就是这样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作业文件,斩断了很多腐败环节,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打造一支做事光明磊落,工作敢于坚持原则的员工队伍。

这样一来,我们人力资源工作就可以按部就班实施,人才选拔同样如此,人才培养机会人人平等,每一次组织各种培训、各种职业技能大赛都是以自发自愿为主。让每个想成才的人都能成才,想学习的人都能学好,想努力的人都能找到方向。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要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滇红集团通过党风培育人才,廉洁塑造团队,通过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滇红人共同努力,努力实现滇红人才百花齐放,滇红工匠精神四海传扬。确保推进整个云茶产业发展,擦亮云茶金字招牌,力争实现中国滇红世界香。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