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湾镇小湾村立足“一廊一带一片一道”建设总体布局,紧抓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建设机遇,立足“一带”核心村创建发展定位,以发挥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为抓手,以深化企地合作交流为补充,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出累累硕果,村庄生机勃发。
小湾镇小湾村,距县城62公里,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有753户3319人;设村党总支部1个,下设党支部4个,有党员123名。小湾村是小湾电站的所在地,更因小湾电站的建设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而获利,有着悠久的企地合作历史和基础。
电站建成后,在权属不变的前提下,小湾电厂将建厂征地后剩余的可耕作土地1200亩、闲置房产2处3栋2000平方米无偿提供给小湾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小湾电厂和驻地物业、绿化等购买性服务项目,优先扶持小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实现资源变资产,荒山有人管。小湾电厂积极践行华能集团“三色”企业使命,稳步推进新时代“百千万工程”,捐资援建了华能小湾中学,帮助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华能助学金项目资助贫困学生,助力小湾镇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有力改善了驻地村的村容村貌,保障了驻地所在群众的生产生活。大临铁路开通后,企地共同努力,全力促成全国首个为助力乡村振兴特设火车站小湾东站开通运营,使小湾片区的乡村振兴驶上了“快车道”。华能澜沧江公司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积极投身新能源建设,投资2.46亿元建设小湾农牧光伏发电项目,着力打造“风光水储一体化”互补基地。项目建成后,小湾村党总支部积极向公司争取无偿使用光伏区下土地资源,按照因地制宜、以光定农的理念,推行“光伏+”模式,提升光伏项目效益,续写企地合作新篇章。
得益于小湾电厂的扶持,小湾村积累了丰富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源、资产和项目。对此,小湾村党总支部主动探索,立足资源、区位、空间、产业、生态优势,成立小湾村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统一运营管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源、资产、项目,以“1+N”发展模式,即一个支部强引领、一个联社强统筹、N个主体强实力,带动多个市场主体分类经营、融合发展。联合社把全村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统一管理,党总支部书记任联合社理事长,村“两委”班子7名成员全部在联合社任职,实现联合社姓党、领导权在党、决策权归党,进而把支部淬炼成为村级集体发展的战旗,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土专家”锻造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实现“1+1>2”的积极效应。联合社现有1企4社,社员458户2320人。
联合社分类施策,根据各成员社业务范围有针对性的分类经营,合作社、公司将创收返还给合作社联社,按照运营或资产租赁类项目每年固定提取“5%+浮动分红”的投资收益,工程或服务转包类项目一次性提取3%管理费,其他合作模式“一事一议”协议收益的分配机制,实现降本增效、联农带农、反哺村级集体经济。在联合社的带动下,成员社合作共赢,共享发展红利,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凤庆杰鸿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小湾水厂运营、电厂保洁服务、工程类项目、电站建设临时用地复垦复绿及绿化管护、特色果园、水稻种植、水库清漂、道路维护等。森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重点推进“农光互补”,发展“光伏+中药材”“光伏+经济作物”“光伏+畜牧”“光伏+花卉”共520亩。礼财合作社负责烤烟生产、玉米、甜脆豌豆、红花等冬季农业。云麓湾合作社参股云麓湾钓场建设、运营,集镇农贸市场管理。越俊合作社负责一县一业核桃水洗果加工站管理运营。2022年,各成员社返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19.69万元,部分社员能获得“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年底分红”三项收入,最高可获得租金1.5万元、工资4.8万元、分红0.16万元。2023年预计联合社总产值将突破30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预计达48.5万元以上,全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1万元。
小湾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张荟芹表示:“小湾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把握澜沧江示范带发展机遇,持续推行“1+N”发展模式,吸引全村更多群众进入联社,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将小湾村打造为澜沧江示范带村级集体经济百万强村。”(小湾镇通讯员 毛鸿雁 杨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