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鲜花是云南的名片,更是云南送给世界的礼物。
云南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垂直立体的气候类型,孕育了全球最为集中、丰富多样的花卉种质资源,也造就了“鲜花四季开不败”的云南印象。从1983年“斗南收获第一支剑兰”到现在成为全球三大花卉主产区之一,40多年来,云南花卉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22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194万亩,鲜切花产量177.17亿枝,占全国的50%以上,
鲜切花产销量连续29年保持全国第1,斗南花卉市场多年保持亚洲最大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地位,云花品牌价值逐步提升。
当前,全省上下正锚定省委、省政府提出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花卉是云南“1+10+3”产业体系中的重点产业之一。云南省将继续聚焦品种、品质、品牌三个关键,以花卉育种创新、设施化提升、交易中心建设、新型业态培育、花旅融合发展等为重点,着力把云花打造为世界级现代农业产业。
以花为媒,传递美好。昆明国际花展集中展示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丰硕成果,集观赏性、艺术性、商业性于一体,已成为云花产业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窗口,对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扩大交流合作、普及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特色化”办展方向,邀请来自荷兰、日本、印度、爱沙尼亚、德国、丹麦、瑞典、澳大利亚、法国、希腊10个国家39家花卉园艺企业和国内409家企业参加本届昆明花展,展区总面积5万平方米。
展会期间,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汇集世界各地的“花卉人”共同交流探讨,传递绿色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
第21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得到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各参展单位的积极参与,本次展会一定能办成一届独具特色、精彩纷呈、令人难忘的花卉盛会。
昆明花展将秉持国际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办展理念,努力打造成世界一流、亚洲最大的专业型花卉展会!
云南是诗的远方、梦的故乡,“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是一方投资兴业的沃野,诚挚邀请各位观众在参展之余,到云南各地考察、投资、观光、休闲,在这个充满丰收的秋季“一路生花”!
2022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194万亩,生产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农业产值427.27亿元,同比增长5.17%。其中,鲜切花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鲜切花种植面积35.1万亩,同比增长7.7%,产量177.17亿枝,同比增长9.2%,产值157.76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国鲜切花总产量的50%以上,其中玫瑰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盆花产量规模增速,全省盆花种植面积13.3万亩,同比增长3.1%,产量8.23亿盆,同比增长21%,产值102.8亿元。其中,盆栽玫瑰产量0.46亿盆,同比增长206.7%;大花蕙兰盆花产量0.64亿盆,占全国总产量90%以上等。
花卉新品种保护
经过多年发展,云南在花卉新品种保护和推广方面硕果累累,开创了花卉新品种保护之先河,走在了全国保护花卉新品种之前列。
自2006年起,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创新推行“花卉新品种引进及保护三方合作”模式,通过促进育种企业、花卉生产者和拍卖市场共同签订合作协议代收品种权使用费的模式,使得育种与生产得到正向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国外育种者进入中国市场,极大提升了市场品种丰富度,高速推动了我国鲜花产业发展与进步。
2018年前后,斗南花卉电子交易中心、昆明缤纷鲜花网陆续加入代收品种权使用费体系,又进一步扩大了专利品种在云南省的保护范围。
截至2022年底,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备案登记的国内外育种商共30余家(国内育种商15家),有交易记录的专利品种351 个。由玉溪迪瑞特、荷兰西露斯、法国玫昂、昆明杨月季、昆明缤纷、云南锦科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育种公司提供。通过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交易的专利品种累计交易额已达17亿元,累计代收新品种专利费1.4亿多元。
开远园区情况
开远市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鲜花种植从2017年以前的300多亩发展到目前的2.29万亩,产值从5.6亿元增加到17.34亿元,花卉企业从2家发展到32家。主要种植蝴蝶兰、洋桔梗、多头菊、单头菊、玫瑰等高端花卉。
分会场将依托开远花卉产区的特色优势资源,与主会场相互辉映,主要开展花卉文化主题、基地开放日活动,全方位展示开远花卉发展成果,扩大“云花”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促进园区企业和专业采购商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