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市“七个紧盯 七不放松”守牢防汛“不亡人”底线

作者:胡利平 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云南省应急管理厅 环球在线    2025-10-30 15:07:07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陈应国 徐龙云 方之舟 李萍 张廷盖 王胜 杨丽萍
浏览数:
0评论

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文山市共发生干旱灾害1轮、洪涝灾害14轮、台风灾害4轮、风雹灾害3共造成17个乡镇(街道)40820人不同程度受灾,紧急转移避险2668人;农作物受灾2266.17公顷,成灾1275.62公顷,绝收740.5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994.88万元。面对严峻的灾情、险情,文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部署、精准施策,通过严格落实工作责任、隐患排查、转移避险、应急准备、宣传引导、恢复重建、值班值守七个紧盯七不放松措施,成功守牢了防汛“不亡人”底线,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紧盯指挥体系构建,坚持工作责任不放松

文山市运用“1262”机制,在预测有50mm强降雨时及时开展会商研判,整合各部门风险监测数据,应用科技化、智能化推进防汛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制定具体的防范应对措施,压实各级领导干部责任。在今年台风影响期间,所有处级领导下沉包保乡镇(街道)坐镇指挥,组建186个工作组,动员1845名各级干部进入一线。特别针对2524名特殊群体人员,明确1253名镇村干部进行一对一包保帮扶,落实敲门行动同时,组建帮扶督导组开展督查指导确保责任链条覆盖到最后一米,坚持体现工作的强大组织动员力和执行力。

紧盯各类风险管控,坚持隐患排查不放松

文山市创新采用群众自查、干部帮查、行管巡查、督查检查、专业核查五查方式,对各类风险区域进行拉网式、全方位排查。在汛前及时制定印发《文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防汛备汛工作自检自查的通知》,从预案修订、应急力量、隐患排查等方面全方位开展自检自查,在汛期来临前最大限度补齐防汛短板和不足。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及时印发《文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开展汛期风险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的通知》,对全市风险隐患区域实施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实行清单化的销号闭环管理,实行周报制,做到风险隐患“心中有数 底数清楚”。今年以来共修订了市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1个、部门27个、乡镇17个;累计排查隐患638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问题、责任、措施三张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彻底消除不安全因素,将风险管控前置至事故萌芽阶段体现了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精细化。

紧盯安全防线构筑,坚持转移避险不放松

文山市建立三级管控、五级联动(即:高、中、低三级风险管控,市、乡、村、组、户五级联动)机制,根据预警信息,提前研判,果断决策,提前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台风影响期间,科学设置37个集中安置点和1563个避险点,明确转移信号、路线和责任人,并配备必要生活物资和医疗力量。成功转移安置15个乡镇(街道)59个村(社区)78个村组4861490人,实现了应转尽转、妥善安置,并严防次生灾害,充分体现了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坚决态度和周密安排。

紧盯救援能力提升,坚持应急准备不放松

文山市超前组建涵盖地质灾害、城市灾害、电力通讯抢修、医疗救援等10支专业应急队伍共3352人。物资储备充足且布局合理,市级物资仓库储备救灾生活物资631470万公斤大米、防汛救援装备25035件(前置乡镇物资7247件)大型机械128救援车辆53辆,对讲机117卫星电话39无人机32台,并通过签订代储协议的方式,预置砂石料25000场砖5000吨、挖机5台、装载机5等关键资源随时调用并实行前置储备。践行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理念,确保了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展现了强大的应急资源统筹和保障能力。

紧盯防灾意识普及,坚持宣传引导不放松

文山市构建了一端一频一声五号“1115”媒体融合传播矩阵,并创新采用民汉双语机制发布预警信息、科普知识、风险提示、典型案例等各类信息数百条,覆盖广泛、形式多样。有效引导了公众参与防灾减灾,处置了涉灾敏感信息,营造了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紧盯项目资金申报,坚持恢复重建不放松

文山市针对灾情、险情及时梳理项目申报,加强向上汇报,争取上级资金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共梳理上报项目219.87亿元;对水毁的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进行勘察评估,制定修复方案,多方筹措资金,加快修复进度。分配上级救灾资金435,投入各级资金5029余万元修复186条道路、76条通讯线路、4条电力线路等基础设施有效保障了民生需求和社会正常运行

紧盯信息指令畅通,坚持值班值守不放松

强降雨时段,及时组织多部门24小时联合滚动会商和应急值班。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带班,各级值守人员坚守岗位,放弃节假日休息。确保重大汛情、险情、灾情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同时加强明查暗访,督促责任落实,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体现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文山市对防汛减灾工作思想重视、责任压实、措施精准、准备充分、动员广泛、值守到位,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挑战,守牢了防汛“不亡人”的底线

                  (通讯员:邵进勇  段绚竞)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