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长鸣 初心不忘

作者:张存义    来源:环球在线    2025-09-23 21:08:36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徐龙云 李萍
浏览数:
0评论

       当深圳的天际线被晨光唤醒,918日上午1040城市上空准时响起防空警报的锐鸣。这鸣36秒、停24秒的预先警报划破喧嚣,继而以鸣6秒、停6秒的急促节奏传递警示,最终以三分钟的连续长音宣告结束。这此启彼应的声响,不仅是对人防设施性能的常规检验,更是“9.18这个”特殊日子里,最庄重的历史叩问。

        94年前的今,日本侵略者在沈阳蓄意制造爆炸事件,以此为借口悍然炮轰东北军北大营,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在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下,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数千万同胞沦为殖民统治下的难民,日本侵略者的“三光政策”留下了累累白骨与无尽伤痛。这场被称为“9.18事变”的侵略行径,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最黑暗时刻,更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将这个深刻教训刻进民族记忆——落后就要挨打。

       今日的深圳,早已从昔日的边陲小镇成长为国际化都市,林立的高楼与繁忙的港囗见证着国家的发展与强盛。但当警报声在这片繁荣的土地上响起,每个驻足聆听的市民都能感受到历史的重量。这声音提醒着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中的艰苦抗争并非遥远传说,无数无名先烈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防线,正是今日和平的根基;这声音警示着我们,曾经的民族危局源于内忧外患与意志涣散,唯有国家统一、民心凝聚,才能抵御一切当今帝国主义的挑战与围堵。

      防空警报的三重鸣响终会落幕,但它所承载的记忆与使命永远不会消散。鸣响警报既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更是对历史的庄严回应。今日的铭记,就是为了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为了传承抗争精神;今日的警醒,不是为了沉溺过去,而是为了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当最后一声警报消散在深圳的晴空,城市重归繁忙。但那此启彼应的声响,已然化作每个市民心中的警钟。记住9.18这个”特殊的日子,是铭记民族的伤痛与抗争,更是以史为鉴、砥砺前行的承诺。唯有将国耻铭记于心,将责任扛在肩头,才能让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持续绽放,让民族复兴的征程行稳致远。

下一篇:没有啦!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