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守护钢铁动脉雨季平安:云南织密铁路防洪安全网

作者:谢一可 陈应国 杨成林    来源:国铁昆明局 环球在线    时间:2025-07-16 17:47:38
报道:陈应国 刁燕燕 杨成林 徐龙云 李萍
浏览数:
0评论

       入汛以来,云南多地遭遇持续高密度强降雨,铁路防洪压力陡增面对严峻考验,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所辖各工务段全力以赴,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强化风险管控、优化应急预案并实施精准激励,在云岭大地的崇山峻岭间筑起一道坚实防线,全力保障雨季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科技慧眼,织就立体防护网

       在险峻的山区铁路线上,“科技防洪”成为关键抓手。开远工务段在弥蒙高铁引入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精准掌握地质风险;在玉河铁路布设11个网格化单元,实施24小时“以守代巡”;昆河铁路49处防洪点严格执行来车前巡查制度。昆明工务段则运用“天、空、地”一体化技防手段,精准判定并动态管理各级防洪风险点354处。

       昆明南工务段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内,卫星云图、雷达回波与历史降雨数据实时跳动。工长高锐才紧盯屏幕:“根据分析,南昆客专广南至富宁区间即将出现强降雨,建议启动IV级响应。”入汛以来,该段已精准发布各类预警响应百余次,确保“观云追雨”动态化、“预警响应”精准化。

       负责中老铁路防洪安全的普洱基础设施段充分发挥生产调度监控中心“智能大脑”作用,运用视频监控对中老铁路境内130处、境外103处隧道洞口等实行每日首列开行前、雨中雨后不间断视频巡查,根据沿线110台雨量计、6台风速监测数据,分析优化出巡、限速、封锁雨量警戒值,精准防范河谷横风隐患,为开展降雨设备检查和降雨量超警戒值应急处置提供指导。

精准施策,筑牢风险管控堤坝

       各工务段因地制宜,“一点一策”细化防控措施。曲靖工务段对管内272个防洪重点地点实施分级管理,在32个防洪点投入84名人员全天候看守,配备多种通讯设备,确保“降雨不停、巡查不止”。昆明工务段则建立“一雨一档”站点资料库,严格执行“一雨一预警、一雨一安排、一雨一落实”机制。

       设备补强同步推进。各工务段在入汛前完成37项防洪预抢工程,累计修建检查通道8.3km、清理危石334m³、清理修缮排水设施477.8km。并与沿线单位签订抢险用工意向协议,储备应急劳力1.5万人、大型机械829台,编织立体应急网络。

       普洱基础设施段精心对管内924公里线路开展全项目“地毯式”摸排,累计出动1290人次,发现限时整改问题493个并全部整改销号,建立完善无人机航拍视频、隧道洞口技术档案、隧道深埋技术档案等基础资料。邀请专家研判评估,最终科学确定防洪地点共33处,全面掌握中老铁路2025年最新汛报。

激励护航,激发一线担当动能

       曲靖工务段每周梳理防洪隐患处置情况,对有功人员及时通报奖励。昆明工务段更明确“当天立功、当天授奖、当天通报、当月兑现”原则,累计奖励575人次。

       普洱基础设施段用活境内“双段长”机制和境外老挝国防军联合机制,加强与地方气象、防汛相关部门的协作,同步开展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宣传活动19场次,广泛动员沿线群众参与爱路护路,成功解决铁路旁大树倒塌压垮护栏等水害。坚持一雨一评比、一月一奖励,对有功人员及时奖励,对防洪懈怠的干部职工进行“揭短亮丑”,双管齐下,不断提升多专业全员一体化防洪积极性。

       截至7月上旬,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各工务段已组织冒雨出巡超2219次,累计巡查2137区间、投入6490人次,应对大面积降雨6轮。科技“利剑”与责任担当正共同守护着云岭钢铁动脉的安全畅通,为西南边陲的客货运输构筑起牢不可破的“雨季长城”。

回到顶部图片